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
如果你成长缓慢,没有进入学习状态,有精神内耗。那么需要看看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这本书,跟着“蛤蟆先生”一起走出抑郁,活出自信。
背景
“蛤蟆”本是一个热情、时尚又爱冒险的家伙,惹出过不少麻烦和笑话。可他现在陷入抑郁,不能自拔。
“蛤蟆”与“苍鹭”心里医生的11次面谈:
第1次面谈:合作
蛤蟆和心理咨询师是合作关系,以下是原文引用
只有当你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取悦朋友们才想咨询的时候,我们才能真正合作。
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你,而不是其他任何人。
第2次面谈:抑郁的原因
蛤蟆给自己的情绪打分1到2分,情绪温度计(1-10分,1分想自杀,10分是自信和热情)
蛤蟆因飙车入狱,出来后特别在乎朋友“河鼠、鼹鼠、獾”对自己的看法
抑郁的原因:蛤蟆处于“儿童自我状态”
第3次面谈:儿童自我状态
儿童的基本感情:快乐、深情、愤怒、悲伤、恐惧
儿童自我状态包含:自然型儿童、适应型儿童
第4次面谈:回忆童年
父亲的严厉,让蛤蟆小时候学会了:顺从行为(同意、取悦、道歉、依赖)
蛤蟆从自然型儿童转变为适应型儿童
第5次面谈:愤怒的表现
蛤蟆:我为什么不会生气呢?
苍鹭:你得学习如何不带攻击性的发火,“适应型儿童”的所有行为里,怄气是最能说明怎样用时间来稀释愤怒的例子
儿童如何释放愤怒:
强(叛逆) 撒泼→怄气→任性→郁闷→拖延→厌恶 弱(退缩)
第6次面谈:父母自我状态
可怜弱小的我(poor litle old me)心里游戏
獾处于父母自我状态(挑剔型父母)(爱批评人、愤怒、严厉)
vs
蛤蟆处于儿童自我状态(适应型儿童)
每个人都有“父母自我状态”
獾是在批评别人
vs
蛤蟆是在批评自己
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,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吗?你能对自己好一些吗?
也许最重要的问题是,你能开始爱自己吗?
第7次面谈:成人自我状态
人只有在“成人自我状态”才会成长
人在“儿童自我状态”和“父母自我状态”是不会成长的,因为不会思考
第8次面谈:童年记忆
回忆成长经历
第9次面谈:人生坐标
我好;你不好 | 我好;你也好 |
我不好;你也不好 | 我不好;你好 |
第10次面谈:人生坐标与心理游戏
我好;你不好 (我抓到你了 你个坏蛋、永远不会抑郁、极端行为是谋杀) (挑剔型父母自我状态) | 我好;你也好 |
我不好;你也不好 | 我不好;你好 (受害者游戏、我真不幸、抑郁、可怜弱小的我、极端行为是自杀) (悲伤的儿童自我状态) |
第11次面谈:我好你也好
通过心理咨询:蛤蟆从“我不好你好”转变为了“我好你也好”,
从“儿童自我状态”成长为“成人自我状态”,找到了力量和勇气,开始像个男人
当你有恐惧感时,焦虑的念头就会跑到你的意识层面
无论何时,只要我们的情绪真正获得理解,就能有成长的机会。
情商是能理解自己的情感世界,能辨别他人的感受,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
最后
看哪!是谁如此玉树临风?
是蛤蟆先生
希望我们能从“蛤蟆先生”的经历中学会思考,进入“成人自我状态”,开始成长。
正文到此结束
- 本文标签: 暂无相关标签
- 本文链接: https://codeis.run/article/ha-ma-xian-sheng-qu-kan-xin-li-yi-sheng
- 版权声明: 本文由醒醒原创发布,转载请遵循《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 4.0 国际 (CC BY-NC-SA 4.0)》许可协议授权